說起醫生這個職業,除了高尚,更多的應該是“辛苦”二字。因為白衣天使這樣一個稱呼背后,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辛苦與偉大。他們對白衣的執著,驅走了對困難的恐懼;他們對生命的敬畏,用心中的陽光溫暖病患;他們對醫生職業的熱愛與信仰, 甘心選擇一生的付出。
玉溪市人民醫院胡嘉云醫生就是這樣的一名醫生,也是玉醫醫生的一個縮影。他平易近人,有淵博的知識,有豐富的經驗,還有很好的口碑。他,以心為燈,是生命的守護神,讓患者的生活更有質量;他把對患者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如甘泉注入患者生命的長河之中,讓患者生命中灰色的記憶也涂上了亮麗的色彩。
自掏腰包給患者買飯
劉先生,26歲,8月15日晚,因雙下肢無力入住神經內科。只有年邁的父母在照顧。兩位彝族老人一生幾乎未走出過大山,無法用漢語溝通,臉上寫滿了不知所措。
胡嘉云醫生得知三人已經一天滴水未進,立即打開手機為給他們點了餐,并送到他們的手中,這樣的善舉讓他們倍感溫暖。
在得知小劉一家因為長期給他治病,三人兜里只剩幾十塊生活費時,胡醫生自掏腰包,拿了200元錢給他們,解燃眉之急。
小劉說:胡醫生和我們非親非故,不僅買了吃的給,我們給他錢,他還不收,尤其是還給我們生活費,我們一家太感動了,非常非常感謝胡醫生。
面對患者的感謝,胡醫生這樣說,“當時真的沒有多想什么,就是擔心他們餓肚子,身體吃不消。如果患者有困難,只要在能力范圍之內我還會伸出援助之手,希望愛心得以傳遞。
胡醫生還說:“樂與病人同喜同悲,共度哭笑人生”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

用愛溫暖患者
小慧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因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神經內科治療。住院期間,胡嘉云醫生詳細了解了她的病史、體征,根據檢查結果,以最大的耐心、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家屬零距離溝通,給予科學的指導。
當小慧身上插滿各種管子,臥床不起,痛苦不堪的時候,胡醫生的鼓勵成了她最大的安慰,胡醫生查房成了她每天的期待。只要能看到胡醫生的身影,聽到他舒心的語言,她就如同一個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正是這種信念,支撐著她與病魔做最頑強的斗爭。
胡醫生的醫術,伴著鼓勵的話語,如秋夜的明月,照亮了小慧通向健康的道路。一天天,小慧在慢慢康復。
當小慧拔掉各種管道,走上康復道路時,小慧激動不已,熱淚盈眶的說:“胡醫生是給我創造生命奇跡的人,在我即將按下生命停頓鍵的時候,給了我生的希望,在我幾度想放棄治療的時候,是他像大哥一樣,無數次的安慰、開導,給我注入了戰勝病魔的勇氣,是我的救命恩人。”
康復出院后,小慧一家人送來了錦旗,感謝所有為她所付出努力的醫務人員,尤其是胡嘉云醫生。

(通訊員:神經內科/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