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玉溪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完成首例內鏡下早期胃癌粘膜剝離術手術(ESD),填補了玉溪市消化內科領域又一項技術空白。

據悉,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指在內鏡下將患者病變黏膜從黏膜下層完整剝離的微創技術,是一種擇期診斷性手術或根治性手術。ESD的主要目的是對早期消化道腫瘤進行診斷和治療,能一次性完整切除一定面積表淺病變,具有患者保留原有臟器完整性、病變清除徹底、身體恢復快、并發癥少、產生費用低、生活質量高的優點,是目前消化道早癌治療的首選方法。ESD技術要求高,難度大,目前在我國,即便是“三甲”級醫院中,也僅有部分單位開展了該項技術。
此次接受ESD的患者為71歲男性,因“反復上腹脹痛2月余”入住玉溪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胃鏡檢查為:胃竇后壁粘膜病變性質待查,活檢病理報告:粘膜部分腺體腺瘤樣增生伴腺上皮輕-中度不典型增生、輕度腸上皮化生(此分型提示早期癌)。醫生建議行手術治療。
在和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溝通,告知病情及診療方案后,經過考慮,患者及家屬希望在我院進行手術。
消化內科主任范洪波與科室團隊借助醫院與青島大學醫療集團聯盟這一平臺,邀請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田字彬主任團隊到院指導行消化內鏡下ESD手術。
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后,9月8日消化內科醫護人員在麻醉科密切配合下,經過近一小時的努力,成功為該患者切下1.5×1.2cm的完整粘膜腫瘤。患者術中出血少,手術圓滿完成,術后病理診斷:腺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呈高級別上皮內腫瘤(原位癌)。


近幾年來,胃癌和胃癌前病變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早期發現胃癌前病變并及時治療,能夠有效預防胃癌的發生;而早期發現胃癌并及時治療,則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長患者生存期,甚至獲得胃癌根治。
玉溪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為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玉溪市消化疾病疑難重癥診治中心。現有醫師14名,護士27名,其中主任醫師5名,副主任醫師3名,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10名,護師15名,碩士生7人。人才實力雄厚,技術力量優秀,擔負著全市消化疾病診治的重任。此次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的成功開展,既填補了玉溪市該項醫療技術的空白,也標志著我院消化內科整體醫療技術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通訊員:消化內科 盛師師、蔣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