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失血性休克患者靜脈通路開通中的困難都會造成醫務人員搶救時的極大困擾。很多時候患者病情逐漸加重需要加急打開靜脈通路給予藥物治療,卻會因失血過多或心臟停跳等原因導致外周靜脈塌陷,從而無法有效打開靜脈通路。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我院創傷中心(急診外科)在科室主任及護士長的帶領下不斷學習,引進了近年來在危重創傷患者搶救過程中的熱門技術:骨髓腔輸液技術。
骨髓腔輸液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在歐美國家使用,后隨著靜脈輸液導管的發展逐漸淡出臨床。近年來美國心臟學會、歐洲復蘇委員會、國際復蘇委員會等均在治療指南中推薦,在急救過程中,外周靜脈穿刺2次不成功應馬上建立骨髓腔內通路。在外周靜脈塌陷時,骨髓腔內靜脈網并不會塌陷,因此骨通道被譽為是永不塌陷的生命通道。


我院創傷中心(急診外科)自2018年起向醫院提出購買骨髓腔輸液裝置的申請,2020年9月設備到位后,由護士長李海燕及科室骨干對全科人員一對一進行培訓,熟悉機器操作規程、穿刺點的定位及穿刺步驟和流程,并要求所有科室成員做到人人熟練過關。通過科室成員的不懈練習和努力,11月21日及12月1日,我院創傷中心在護士胡偉群操作下成功為兩例患者開展骨髓腔輸液并成功實施搶救。
骨髓腔內輸液作為一項標準的急診操作,是每一位臨床醫師、護理人員、院前急救人員的必備技能,也是急救車輛、搶救室的標配。我院骨髓腔內輸液的成功開展,為骨髓腔內輸液的標準化應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具有很高的臨床研究價值和廣泛的社會效益,也為成功搶救急危重癥創傷患者奠定了基礎。(急診外科李海燕 圖片提供:胡偉群) |